以“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助力企業孵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在園區引才育才實踐中,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要主動面向人才成長需求,構建“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激活創新人才引擎,打造人才成長高地,賦能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構建“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要聚焦“喬木層”,搭建人才引進通道。
喬木層位于森林的最上層,是由喬木樹冠所構成的一層,是森林外貌的直接顯示。在這樣的創新生態中,以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為主力的技術創新體系處于“喬木層”位置,是整個生態的關鍵。從人才服務工作來看,要圍繞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創新源頭,建立健全創新人才發現機制,向前延伸服務鏈條,支持創新人才邁出創業第一步。同時,面向前沿技術領域,搭建開放合作網絡和服務體系,廣泛吸引全球創新人才和團隊匯集,持續提升人才要素濃度,涵養形成創新人才持續涌現的卓越環境。
構建“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要圍繞“灌木層”,構筑人才服務體系。
灌木層在森林中處于喬木層和草本層之間,有著豐富植物層次、連接上下生物系統的作用。在創業服務中,“灌木層”主要是由專業機構、金融機構、社會組織構成的創新服務系統。這一系統通常不直接開展創新活動,也很少產出新技術、新產品,但可以通過專業化服務支持人才創新,是整個生態中的“能量中轉站”和“養分輸送線”。促進人才創新,必須緊緊圍繞人才對服務的實際需求,精心培植創新雨林生態中的“灌木層”,全面助力人才成長。要面向人才創業需求,完善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從基礎、專業、深度三個維度提供全方位支持,為人才跨越創業鴻溝保駕護航。面向企業發展需求,聚焦數字要素獲取、投融資服務、供應鏈對接等關鍵環節,搭建產業賦能服務體系,通過共性平臺和垂直平臺的專業服務,解決初創科技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我們同時打造人才社群服務體系,通過舉辦行業論壇、創新賽事、社群活動等方式,編織創新網絡,促進人才之間交流合作,推動形成創新伙伴關系。
構建“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要深耕“草本層”,厚植人才成長土壤。
草本層位于熱帶雨林的最底層,具有保持水土、儲存養分的功能,是系統循環運轉的重要基礎,這一層主要包括政府和市場用戶。其中,政府作為制度創新的主體,發揮制度保障、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政策支持等作用;市場用戶作為創新成果的應用方,既是創新活動的終點,又能通過實際需求反饋來驅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促成新的創新活動開始,最終形成創新循環。構建創新人才成長的閉環,離不開政府和市場用戶的參與,需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健全創新源頭挖掘、產業基金投資、科技園區承載、平臺服務支撐的人才梯度培育體系,提升創新人才培育成效。同時,我們加強對創新人才的政策和服務供給,重點面向青年人才加強生活服務配套和普惠政策支持,著力降低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成本。完善科技創新設施體系,通過搭建開放實驗室、共性技術平臺等方式,為人才開展創新活動提供基礎條件。加強產業合作伙伴對接,促進初創企業和領軍企業的交流對接,幫助初創企業開拓應用場景和市場渠道,助推初創企業快速成長。
(作者為中國北京(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董事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