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基本建成較完善的水資源監測體系 本報北京9月9日電 (記者王浩)近日,水利部印發《全國水資源監測體系建設總體工作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芬,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較為完善、與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相適應的水資源監測體系,水資源前端信息采集、傳輸系統及承接管理平臺基本健全,跨行政區界和重要控制斷面、地下水、取退水口等監測感知能力進一步提升,水資源監測信息實現匯聚共享,水資源管理與調配“四預”能力進一步增強,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全面掌握各水源、各領域用水情況,對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形成有力支撐。
“聚沙成塔”繪新景 新華社昆明9月6日電(記者吉哲鵬 胡超 熊軒昂)旅游開發專業合作社讓鄉村生活“七彩斑斕”,“622”機制讓農民站到產業鏈“C位”,社企合作讓農民種糧也能致富……云南近年來大力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領辦農民合作社,將分散的人、地、房、生態等要素有序組織,“聚沙成塔”共同致富。 金秋時節,記者走進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田間地頭,探尋農民合作社如何聯農帶農、繪出邊疆鄉村振興新圖景。
中國保護珊瑚礁取得顯著成效(專家解讀) 潛水員在海南陵水分界洲島海域移植珊瑚。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近日報道,中國自然資源部南海發展研究院等單位編制的《仙賓礁珊瑚礁生態系統調查報告》顯示,該區域生態系統總體健康。
旗艦物種數量持續增長!我國國家公園建設成效顯著 中新網9月5日電 國家林草局5日上午舉行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成效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林草局保護地司司長張利明介紹,國家公園從試點探索到正式設立、全面發展,取得了明顯階段性成效和重要進展。
青藏高原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國際學術交流會舉行 本報西寧9月5日電 (記者李紅梅、王梅)5日,以“瓦里關曲線——為了地球的明天”為主題的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建站30周年暨青藏高原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國際學術交流會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會議由青海省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主辦,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青藏高原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監測網絡建設、高寒生態系統碳匯評估與生態價值核算、青藏高原多圈層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響應等進行了研討。
湖南洞口縣加強河庫管護 本報長沙9月4日電 (申智林、梁仲茂)湖南省洞口縣,平溪江在山川田疇間迤邐穿行。為了更好守護身邊的美麗河湖,洞口縣積極探索河湖長制工作新路徑,實現河庫治理從一元管到多元治,河庫管護從“管住”向“管好”轉變。